close

幾分鐘前在私人FB打下這篇文字

我氣

我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憤怒

謝謝自己這麼多年來的修持(專注的活在當下)

學會與自己和平共處

 


 

滿腹委屈

連抗辯的力氣都沒有
覺得無所謂了
這些道理我又何嘗不懂
身體配合不了
我也無可奈何

再說了,這體制真的有完善嗎?
做白工當作吃補和繳學費
別人有錯不能表達,因為要尊重長輩
事情有錯硬要坳成對,委屈滿肚子每晚發洩完還是得要面對
定位曖昧不清,還要拿別人的定位來比對我
謠言不斷,也沒有人要求證
我知道言語的力量,所以不想再去讓別人變成下一個我。
每次委屈我都自己吞,也不想讓親朋好友知道,因為那只會造成分裂,分裂,不會讓這個體系更好,不會讓這個社會更美。
磨練了這些年下來我確實也比同年齡的人心智勇建多了
不想傷害別人,是我的溫柔。
不懂可以,但請別反拿我的溫柔傷害我。

談完了體制我想談談我自己
難道說
一定要伸手要糖的孩子
才有糖吃嗎?
不擅長表達的孩子
就不想吃糖嗎?就不想有糖吃嗎?

play


她不伸手要,難道這社會就沒有一個人知道她也跟一般孩子一樣想吃糖嗎?她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要,不是真的不要。
她只是個孩子,為什麼要拿超乎孩童的標準來看她?
反過來說,聰明的孩子,不代表凡事都該拿100分,不代表表達能力就會很好,不代表情緒就很穩定,不代表就該配合集體潛意識的投射。
聰明,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僵固的可怕。
聰明,寧可不要。

從這件事我學到最重要的事
『一定要先去瞭解對方的困難點在哪裡,再去做評斷、判斷。』

10年了,這算是我第一次可以和情緒共處還打下這麼平穩的文字
謝謝我的委屈讓我懂得這些
感謝磨練,感謝考驗(雙手合十)

此篇著眼點一直放在我自己的內心
請勿對號入座


 

其實我還看見了很多細微的思維在裡頭

只是此時的我不想談

此刻的我,只想專注在陪伴我的憤怒

我只想說

我不是沒有脾氣

只是我選擇不想表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憤怒 修持 陪伴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e 的頭像
    Irene

    Irene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